虚假宣传,企业不能触碰的法律禁区

发布时间: 2020-12-21 14:50:27

一、虚假宣传的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之中,《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均提及了虚假宣传方面的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八条 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广告法》:

第二十八条 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三)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五)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条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由法律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对于企业的虚假宣传主要涉及到企业本身的商品、销售、企业自身的有关情况等多种方面,而非仅仅限制于某一方面,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全方面把控,切勿有违规之处。    

二、虚假宣传的法律后果

企业在于自身的经营过程之中,经常会在宣传介绍、商品推广、交易买卖之中触碰到虚假宣传的禁区,如果一旦有行为触碰到了禁区,可能面临消费者向有关的部门进行投诉,从而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更有可能因自身的虚假宣传行为被消费者提起诉讼,最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行政处罚

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如果企业涉嫌虚假宣传,可能面临二十万至一百万的行政罚款,如果情节严重有可能面临一百万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且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而《广告法》之中,对于虚假广告可以处以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如果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明显偏低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以下的罚款。可以看出,国家法律层面对于虚假宣传的处罚力度并不算太低,有关的行政处罚成本对于普通中小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企业应当注意,避免触碰禁区。

2、民事赔偿

如果企业的宣传行为包括虚假宣传,不仅有可能面临相关企业的起诉追究不正当竞争方面的责任,也可能因虚假广告面临消费者的索赔请求。近年来,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均有进行相关的修订,而有关的企业对于自身的综合软实力也是非常看重,消费者通过法律维权的意识越来越强,有关的诉讼案件每年都在递增,这方面的违法诉讼成本不容小觑,希望企业对此正确重视起来,多做合规风险防范,让自己的企业不去触碰法律禁区,不落入这些宣传陷阱之中。


返回列表页